8月19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新就业形态和创业指导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第一次委员会议在浙江大学视频会场召开。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应邀出席并致辞,专家组组长、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邬小撑出席并讲话,专家组副组长杨芳、刑悦、孙焱和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等各行业共25名委员参加。会议由专家组副组长、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董世洪主持。
吴爱华在致辞中强调,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新就业形态与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专家组的工作至关重要,要从“开展研究咨询”“积极拓展岗位”“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开展评估监督”等方面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开局、高效率推进工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确保就业大局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随后,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等十位委员先后发言。大家聚焦新就业形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专家组未来的工作方向等方面展开热烈研讨,并就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展新就业形态与创业指导的合作模式达成了初步共识。
邬小撑的讲话中从“传、优、创、促”四个字入手,对于把握新就业形态和创业指导的内涵作出清晰的阐释,号召专家组形成合力释放新就业形态助力就业的新势能与新空间,共同构建新就业形态和创业指导的新模式。同时,他围绕“予而不取”“和而不争”“和而不同”“新而不泛”“规而不违”等五个方面对专家组未来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与会人员还讨论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章程》(征求意见稿),审议通过了《新就业形态和创业指导专家组工作职能》《新就业形态和创业指导专家组2021-2022工作计划》。